MagicLaser3D打印服务网专注于提供3D打印、激光熔覆、三维扫描服务
技术
技术
有哪些材料组合适合混合3D打印
发布时间:2025-09-09 06:33
  |  
阅读量:0

根据当前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及行业案例,以下是一些适合混合3D打印的具体材料组合及其应用场景,结合了2025年的最新专利和研究成果:

1.聚酯基复合材料(适合FDM/挤出式打印)

材料组合:

聚酯(由脂肪族多元醇和多元羧酸合成,聚合程度≤0.6)+固体填料(如碳酸钙、氧化钙)+稀释剂(如甘油)。

稳定剂(如淀粉、羟丙基纤维素、聚乙二醇)用于增强材料稳定性。

案例:

专利CN114786924A中的环保3D打印组合物,通过调整填料比例(0.1-30 wt.%)实现强度与可降解性的平衡,适用于环保产品(如一次性医疗器械或包装)。

优势:

可生物降解,减少塑料污染;通过填料调节硬度和韧性。

2.热塑性塑料与弹性体混合(适合FDM/光固化)

材料组合:

PLA(刚性)+TPU(柔性)或PEBA(高回弹性)。

案例:

eSUN易生推出的PEBA-90A(2025年8月),密度仅1.01g/cm³,回弹率70%,比传统TPU轻15-20%,适合打印柔性鞋底或运动器材。

SustainaPrint系统(2025年9月)通过混合PolyTerra PLA(环保线材)与高强度PLA,仅用20%加固材料即可恢复70%的承重能力。

优势:

实现刚柔结合,适用于功能化零件(如手机支架、鞋垫)。

3.金属与陶瓷混合(适合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)

材料组合:

铜合金(导热)+高温合金(如GH4T69)或定制陶瓷(抗冲击)。

案例:

天津镭明激光(2025年3月)打印的多材料推力室,流道用铜合金(导热性好),外壳用高温合金(强度高),应用于火箭发动机。

南京英尼格玛(2025年3月)开发的抗冲击靶件,结合高强钢与陶瓷,用于军工防护。

优势:

导热与耐磨结合,适合航空航天、军工等高性能需求场景。

4.多金属混合(适合旋转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)

材料组合:

铜+镍合金或不锈钢+高强钢。

案例:

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(2025年9月)开发的多金属3D打印机,通过旋转平台同时打印铜芯镍合金外壳的火箭喷嘴,缩短生产时间60%以上。

瑞士学生团队(2025年9月)的高速多材料金属打印机,可在单次操作中完成多种金属打印,无需后处理。

优势:

实现复杂功能一体化(如导电与耐腐蚀结合),适用于精密机械部件。

5.生物材料与支撑材料混合(适合生物打印/医疗)

材料组合:

水凝胶(如明胶)+生物活性陶瓷(如羟基磷灰石)+可降解支撑材料(如PVA)。

案例:

韩国成均馆大学(2025年9月)研发的活骨骼3D打印技术,使用改装胶枪直接打印类骨质材料到骨折处,40秒内冷却成型,无需金属固定器。

明尼苏达大学(2025年8月)的脊髓修复支架,通过3D打印微通道植入干细胞,引导神经再生。

优势:

实现组织工程与个性化医疗,减少手术时间。

6.建筑用复合材料(适合大型3D建筑打印)

材料组合:

水泥基材料(如混凝土)+再生骨料+化学添加剂(如丙烯酸酯降粘剂)。

案例:

朗恒智能(2025年8月)的智能配比3D建筑打印机,根据温湿度动态调整水泥与骨料比例,减少孔隙率并提升强度。

中国月壤3D打印建房(2025年8月),通过太阳能聚光熔化月壤制造高强度砖块,用于月球基地建设。

优势:

降低材料浪费,适应极端环境(如太空或沙漠)。

7.4D打印材料(适合时间维度可控变形)

材料组合:

热响应树脂(如光敏弹性体)+形状记忆聚合物。

案例:

摩方精密(2025年8月)与质多三维合作的4D打印技术,通过梯度曝光控制材料分布,实现打印件随温度或湿度变化的自适应形变。

优势:

适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或可变形机械部件。

材料选择的关键考量

热力学匹配:

材料的热膨胀系数(CTE)需相近,避免冷却收缩导致开裂(如金属与聚合物混合时需注意CTE差异)。

界面结合力:

通过表面改性(如等离子处理)或添加粘结剂(如聚硅氧烷)增强层间结合。

工艺适配性:

根据打印技术选择材料(如FDM需低粘度材料,SLA需光敏树脂)。

可持续性:

优先选择可回收或生物降解材料(如SustainaPrint的混合PLA方案)。

总结

多材料3D打印的材料组合需根据应用场景灵活设计,从环保产品到航空航天、医疗修复均有成功案例。未来随着材料科学和工艺优化(如苏黎世联邦理工的多金属打印技术),更多跨材料组合将被开发,进一步推动增材制造的创新边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