拓竹3D打印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故障,以下是根据用户反馈和知识库整理的问题及解决方法,帮助你快速排查和应对:
一、材料附着问题(首层翘边/模型脱落)
现象:打印模型首层无法牢固附着在热床上,导致翘边或完全脱落。
原因:
热床温度过低或材料温度设置不当;
热床未清洁干净或表面有划痕;
未使用胶水或裙边(Brim)辅助附着。
解决方法:
调整热床温度:PLA建议60℃左右,ABS需100℃以上;
清洁热床:用酒精擦拭PEI板,确保无油污或灰尘;
使用胶水或裙边:涂抹拓竹官方胶水,或在切片软件中开启Brim功能;
手动调平:确保喷嘴与热床距离适中(约0.1mm),避免过紧或过松。
二、打印坍塌或结构不稳定
现象:模型在打印过程中出现塌陷、倾斜或支撑结构断裂。
原因:
机身晃动或支撑不足;
打印速度过快导致层间粘接力不足;
树状支撑结构接触面过小。
解决方法:
稳固机身:将打印机放置在水平桌面,避免震动;
调整支撑结构:改用普通支撑(接触面更大),并适当降低打印速度(如50-80mm/s);
优化参数:增加层间冷却时间,提高填充密度(如20%-30%);
检查喷嘴温度:确保温度足够融化材料,避免挤出不足。
三、拉丝或吐丝问题
现象:喷嘴移动时出现细丝拉出,导致模型表面不光滑或粘连。
原因:
材料受潮,流动性变差;
喷嘴温度过高,材料提前融化;
挤出机回抽设置不当。
解决方法:
烘干耗材:用烘干机或AMS模块加热耗材(如PLA建议45℃干燥);
降低喷嘴温度:根据材料类型调整(如PLA 220℃,PETG 240℃);
优化回抽参数:在切片软件中增加回抽距离(如4-6mm)和速度(如30-50mm/s);
检查喷嘴堵塞:定期清理喷嘴,避免残留料影响挤出。
四、堵塞问题(喷头/料管堵塞)
现象:挤出机无法正常出料,或打印过程中突然断料。
原因:
换料时温度不匹配(如PETG换PLA未降温);
耗材质量差或受潮导致结晶;
喷嘴内残留异物或碳化。
解决方法:
正确换料流程:先加热至当前材料温度挤出残余料,再切换目标材料温度;
拆卸喷头清理:加热后用镊子取出堵塞物,必要时更换PTFE管;
定期维护:使用专用清洁丝(如PLA+铜丝)清理喷嘴内部;
检查AMS模块:若使用自动换料系统,需确保料管无弯折或卡料。
五、热床调平失败或校准异常
现象:热床无法自动调平,或打印过程中检测到热床缺陷导致失败。
原因:
热床传感器(如激光雷达)未正确安装;
热床表面有异物或变形;
软件参数设置错误。
解决方法:
重新校准:在Bambu Studio中手动执行热床调平,观察激光点是否均匀分布;
清洁传感器:用棉签清除传感器表面灰尘或碎屑;
检查热床状态:确保热床无翘曲或划痕,必要时更换PEI板;
固件更新:通过官方工具升级打印机固件,修复潜在BUG。
六、耗材兼容性问题
现象:第三方耗材无法正常进料或打印效果差。
原因:
耗材直径不匹配(标准为1.75mm);
耗材硬度或熔点与喷嘴不兼容;
自动料盘(AMS)未正确识别耗材。
解决方法:
更换兼容耗材:优先使用拓竹官方耗材,或选择第三方认证品牌;
调整喷嘴类型:如打印柔性材料(TPU)需使用0.6mm宽喷嘴;
手动输入参数:在切片软件中自定义耗材直径和打印温度;
改造料盘:通过3D打印定制非标准耗材的料盘(参考开源方案)。
七、其他常见问题
触控屏失灵:重启电源或检查连接线;
电机过载/卡料:重新整理料线,避免缠绕或压住;
文件读取异常:确保切片文件格式正确(.3mf),避免文件名混淆;
封箱需求:高温材料(如ABS)需全封闭机箱保温,低温环境可使用铝箔布临时封箱。
预防与维护建议
定期清洁:每月清理喷嘴、热床和料管,避免残留料堆积;
耗材管理:未使用的耗材密封保存,避免受潮;
软件更新:及时升级Bambu Studio和打印机固件,获取新功能和修复;
备份设置:记录常用打印参数(如温度、速度),方便快速调整。
如果问题仍未解决,建议参考官方Wiki故障排除指南或联系拓竹客服,提供详细描述和照片以获得针对性支持。